大學本科學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F任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中國鋼結構協會副會長,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監事長,中國勘察設計協會標準化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住建部科學技術委員會超限高層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獲人社部、國務院國資委授予的“中央企業勞動模范”稱號,“標準科技創新獎”標準大師稱號。
主編了《高層民用建筑鋼結構技術規程》《門式剛架輕型房屋鋼結構技術規范》《裝配式混凝土建筑技術標準》《裝配式鋼結構建筑技術標準》等國家標準。主持編制了《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則和構造詳圖》《多、高層民用建筑鋼結構節點構造詳圖》等重要標準設計項目。主持和參與設計了數字北京大廈、國家體育場、國家殘疾人冰上運動比賽訓練館等重大工程項目。獲得國家優秀工程設計獎銀獎2項,華夏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4項,河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1項,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1項。
“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清華大學建筑學專業畢業,博士研究生學歷,教授級高級建筑師?,F任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建筑師,住建部建筑設計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產業化分會副會長,中國建筑學會建筑產業化委員會副理事長,中國城市規劃學會住區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房地產業協會人居環境委員會副主任,獲人社部與國資委聯合授予的“中央企業勞動模范”稱號。
主持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和建設部課題十余項,主編十余部國家行業標準和標準設計,獲得國家科技攻關突出成果獎、華夏建設科學技術獎和北京市科技進步獎,出版數部學術專著,學術主持《建筑學報》住宅工業化和老齡化居住等特輯,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設計項目獲得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全國優秀工程勘察設計獎、中國建筑學會獎、建設部設計優秀獎和廣廈獎。
碩士研究生學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F任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執行總工程師,中國勘察設計協會人民防空與地下空間分會副會長,先后3次榮獲“全國人防工程建設先進工作者”稱號。
負責和參與了“十五”至“十二五”人防科研規劃課題20余項。主編了《人民防空地下室設計規范》、《地下建筑設計統一規范》等國家標準。主持研發了系列人防工程防護設備產品,獲國家發明專利11項。設計完成了故宮博物院地下文物庫工程、北京鐵路樞紐豐臺火車站人防工程等大型復雜人防工程。作為結構專業負責人設計完成了北京金融街富凱大廈、首都博物館新館等重大工程項目,獲全國優秀工程勘察設計獎銀獎2項,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1項。主編的系列國標圖集《防空地下室結構設計》,獲 2009年全國優秀工程勘察設計獎銅獎。
工學碩士?,F為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資深會員、混凝土結構專業委員會顧問委員會委員,國家住宅產業化基地技術創新聯盟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建筑節能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全國工程建設標準設計結構專家委員會委員。
長期從事建筑結構、建筑節能技術和建筑工業化的研究及設計工作。主編了建工行業標準《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 1-2014(JGJ 1-91版為參編)、《巖棉板薄抹灰外墻外保溫工程技術規程》,國家產品標準《模塑聚苯板薄抹灰外墻外保溫系統材料》GB/T 29906-2013、建工產品標準《硬泡聚氨酯板薄抹灰外墻外保溫系統材料》JG/T 420-2013、《外墻保溫用錨栓》JG/T 366-2012等。作為主要技術負責人參加《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節能專篇-結構部分)的編寫。
院副總建筑師,碩士研究生及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土木工程委員會住宅指導委員會委員、專家;中國老年宜居住區建設試點工程專家委員會專家;北京市建委保障性住房專家委員會專家。
主要負責的工程項目“大吉片危改項目(中信城)”獲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大獎;“南京聚福園小區”獲建設部國家康居住宅示范工程建筑設計金獎、全國首屆綠色建筑創新獎二等獎、北京市優秀工程設計三獎;“北京珠江帝景B區工程”獲北京市優秀工程設計三等獎;“???00萬㎡生態安居工程”獲全國保障性住房安居杯設計創新獎。擔任國家“十三五”“工業化建筑部品與構配件和主體結構、建筑裝修、設備模數化協調及標準化接口技術研究”課題的負責人。參編了《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獲華夏建筑科學技術獎,本人排名第六)、《裝配式混凝土建筑技術標準》、《裝配式鋼結構建筑技術標準》、《民用建筑設計統一標準》等。
院副總建筑師。獲北京市人民政府奧運工程“優秀建設者”和奧運工程規劃設計與測繪行業“先進個人”稱號。主編了《建筑模數協調標準》《建筑制圖標準》《宿舍建筑設計規范》等國家和行業標準、工程建設協會標準《室內主題樂園設計技術規程》《應急發熱及腸道門診建筑設計標準》,參與編制了《模數協調》ISO國際標準。主持設計了數字北京大廈、中國海洋石油辦公樓、云南建工發展大廈、光華路SOHO-2、四川省人民醫院、中國西部創傷急救中心、方正醫藥研究院、北京軍區總醫院、六盤水涼都人民醫院、某國家級數據中心等重大工程項目。獲國家優秀工程勘察設計銀獎1項,華夏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1項,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2項,中國國際威海國際建筑設計金獎1項,國家標準科技創新二等獎1項。
APPC理事,標委會委員。參編《辦公建筑設計規范》;主持的已建成項目包括:交通建筑:博鰲火車站 高碑店火車站 泉州南火車站 福清火車站 蘇州火車站公交換乘樓等;辦公建筑:建工出版社辦公樓 知識產權出版社辦公樓 陜西人保大廈等;文化建筑:鳳陽博物館和圖書館 鳳陽文化館 東營兩館一宮項目 東營河口文化中心等;酒店建筑: 拉薩飯店改建工程 鳳陽國際大酒店 等;商業建筑:北京海戶屯商業金融大廈等;鄉村建筑:泗陽特色鄉村公共建筑(八堡、燈籠湖等七個村)等。
江蘇省泗陽縣特色田園鄉村建設規劃:2018年江蘇省城鄉建設系統優秀勘察設計一等獎;2018年宿遷市優秀城市規劃設計一等獎;北京華凱花園:2007年度第十三屆北京市優秀工程設計一等獎;08年度全國工程勘察設計行業優秀工程勘察設計二等獎等。
中國建筑師學會會員;香港建筑師學會會員;北京市勘察設計協會評標專家;國家發改委評估中心評審專家;無障礙專家指導委員會專家;《中國住宅設施》編委會委員。
參與項目中國現代文學館一期工程獲建設部和非公交系統2000年優秀設計獎二等獎、建設部部級城鄉建設優秀勘察設計獎三等獎、國家工程建設質量獎銀獎;中國殘疾人體育綜合訓練基地項目 第三屆中國威海國際建筑設計大獎賽優秀獎;北京用友軟件園區 第三屆中國威海國際建筑設計大獎賽優秀獎;中國現代文學館二期工程及魯迅文學院新院工程項目 北京市第十六屆優秀工程設計三等獎等。
參與編制 國家標準《民用建筑設計術語標準》、《看守所建筑設計標準》(已完成報批稿,住建部審批中)。 行業標準《旅館建筑設計規范》《監獄建筑設計標準》等。
主持設計中國現代文學館:博物館、檔案館;襄陽市科技館; 海銀博物館;漢華國際飯店等。獲2012年獲得北京市第十六屆優秀工程設計項目評選二等獎,2013年全國優秀工程勘察設計三等獎,魯班獎、國家優質工程銀質獎,2009年獲得北京市第十四屆優秀工程設計項目評選三等獎等。
住建部建筑設計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住建部科技委標準化專業委員會專家委員、ISO/ TC 162工作組專家、中國建筑裝飾裝修材料協會建筑遮陽材料分會專家、中國鋼結構協會金屬屋面技術分會專家、中國建筑防水協會專家委員會專家。
主編國家標準《村鎮住宅設計規范》、行業標準《中小學體育設施技術規程》、協會標準《建筑室內吊頂工程技術規程》;牽頭主編全文強制性規范《民用建筑通用規范》《非住宅居住建筑項目規范》。“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村鎮住宅建筑設計標準研究》課題負責人。主持編制的《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獲2014年“華夏建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國標圖集04J801《民用建筑工程建筑施工圖深度圖樣》2006年獲建設部全國優秀工程設計金獎。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32766號